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60%以上的稿件初审时就被拒了,约30%的稿件返修后依然会被拒。所以有时候大修后还是有被拒稿的可能的但是一般来说只要是按照期刊的返修稿意见进行修改,一般在大修一两次之后就能正式发表见刊了,很少出现sci大修2次还被拒稿的情况,除非你的论文质量非常的差!具体还是要以实际情况为准。
SCI给了大修还会拒稿吗
SCI论文投稿过程中,只要编辑给了Majorrevision(大修),就说明这篇文章有很大希望被录用,如果录用希望不大的话,编辑压根就不会给你修改的机会!当然也有可能大修修回后再给个拒稿。
大修要求态度端正,有机会接受,但需要付出较大努力提高论文质量,只要按照审稿人的意见改,一般不会被拒。
最后,外文投稿记住规律:
只要给修改机会,编辑都是倾向于要的。
小修=accept、大修=likelyaccept。
只要给我们修改,就算是跟编辑、审稿人熬到新闻联播大结局也要熬下去。
sci论文大修的建议
sci论文收到第一次大修通知后,应该了解大修的意见,再逐一修改,修改完毕后,在规定时间内返修。返修的质量如何,还是要等再审的结果。如果再审后还是发现论文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往往会要求作者二次大修。第二次大修还是修改、返修、再审、等再审结果。
每次修改,其实都是为了让论文变得更好,更符合期刊的录用标准。一次大修不行,那就两次大修。只要没有收到被拒的结果,SCI论文就有被录用的可能。一旦被录用,对作者来说就是好消息。而且后续发表事宜,也并不会因为论文有过两次大修,就有鄙视链,或者认可度有所降低。
不过,SCI论文大修是需要时间的,两次大修的时间肯定比一次大修更长,导致论文online、见刊、检索的时间有所延后。这是大修次数多对SCI论文所产生的影响。另外,两次大修后还不合格,被拒稿的概率非常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