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文献又称二级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即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压缩成简介、提要或文摘,并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形式,如目录、文摘杂志(包括简介式检索刊物)等。
二次文献主要包括哪些:
二次文献包括:指示性文摘、报道性文摘、指示—报道性文摘、索引、目录。
1、指示性文摘
又称“简介”、“概述性文摘”,它只对原始文献作简要叙述,通过简要的文字,指示读者了解原始文献论述什么内容,以帮助读者确定是否需要阅读原始文献,起到检索作用。
2、报道性文摘
又称“全貌式文摘”、“信息性文摘”,它是原始文献的完整浓缩,概述了原始文献基本论点对原始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浓缩,起到报道作用。
3、指示—报道性文摘
将原始文献中信息价值高的部分写成报道性文摘,其余部分则写成指示性文摘,起到检索、报道作用。
4、索引
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可以是人名、地名、词语、概念、或其他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工具书。
5、目录
目录是记录图书的书名、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为反映馆方、指导阅读、检索图书的工具书。
二次文献的主要特点:
1、是具有高度浓缩性,二次文献是原始文献中精华,是直接对有关文章或书刊进行浓缩,信息量大;
2、是客观准确,二次文献确切地记述原始文献的重要内容,不加评论和解释,忠实于原始文献;
3、是完整独立,二次文献是在忠实原始文献基础上,把原始文献内容浓缩成一篇短文,具有独立使用价值;
4、是二次文献既具有报道性质,传递科技信息,又具有文献检索功能。
二次文献广泛应用于科研论文、研究报告、专利申请文件等一次文献中,成为一次文献的开路先锋。二次文献为研究人员检索科技情报资料,了解科技动态,提供了帮助,客观上扩大了科技信息交流范围。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科技文摘,很快查找到相关的原始文献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